首页 > 科学研究 > 正文

太阳集团高能物理课题组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发布时间:2020-04-23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探索物质微观结构及其基本相互作用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前沿领域。课题组紧密结合国内外大科学装置实验BESIIIRHICLHC等最新进展,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强子结构与奇特强子态以及核结构的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近三年在Phys. Rev. LettPhys. Rev. C/DPhys. Lett. BEur. Phys. J. C等物理类一区/二区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6篇。

1RHICLHC实验对高能反应中重味粲强子的产生进行了精细测量,发现一系列新奇的现象。课题组邵凤兰教授和王瑞芹副教授等人将等速度夸克组合强子化机制推广应用到重味领域,成功解释了RHIC重离子碰撞实验观测到的一系列粲强子的产额比及其横动量依赖,预言了各种单粲强子的产额、横动量分布等可观测量,为实验测量提供了理论支撑。相关结果已被Phys. Rev. C接受发表。

2)原子核跃迁强度函数在核结构分析、核天体模拟中非常重要,近年实验学家在原子核态密度实验测量取得进展,发现了低能区一级跃迁强度异常等重要现象。课题组路毅博士与合作者开发了跃迁强度求和规则的新算法,可用于壳模型快速计算电磁跃迁、β衰变能量权重求和规则,相关结果发表在Phys. Rev. C97, 034330 (2018)上。

3)课题组李翠博士代表15vip太阳集团于20197月正式加入BESIII国际合作组。2020年作为合作组成员发表5篇文章(2PRL3PRD):利用分波分析在e^+e^- -> KKpipi衰变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类似phi(2170)的共振态,为理解phi(2170)的性质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信息,该结果发表在Phys. Rev. Lett. 124, 112001(2020)上;利用能量扫描法详细测量了类时过程中质子的电磁形状因子,为理解质子的内部结构以及非微扰QCD理论模型提供更多的实验信息,该结果发表在Phys. Rev. Lett. 124, 042001(2020)上;另外,在稀有过程寻找和轻强子谱研究方面的成果发表在Phys. Rev. D101, 032001 (2020), Phys. Rev. D101, 012012 (2020), Phys. Rev. D101, 052009 (2020)上。

4)普遍认为, MeV离子无法从绝缘微孔中导向出射,课题组刘世东博士及其合作者利用蒙卡模拟, 同时考虑自组织充电模型和卢瑟福小角散射模型, 模拟了1-MeV质子束在绝缘直玻璃管中的传输。通过分析出射离子的能谱和出射率的时间演化,发现在合适的材料电导率下, MeV离子在绝缘管中的传输由自组织充电和小角散射共同决定, 同时发现离子在孔壁上的充电效应能增强离子的小角散射。这一成果为将来使用玻璃管传输MeV离子进行物质表面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成果发表在J.Phys. D53, 075103 (2020)上。

5Belle国际合作组在Λc→ pKπ衰变过程中的 pK不变质量分布中观测到一个10MeV的类似共振态的窄结构。课题组李刚教授及其合作者通过中间的Λ-a0(980)η-Σ(1660)散射过程对Λc→ pKπ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Belle观测到的这个窄的类共振态结构能够被确定为由Λη阈打开而引起的尖点现象并且与三角奇异性密切相关。证明了三角奇点增强的尖点结构可以模拟阿干特图中的共振行为。在足够高的亮度下,可以测量三角奇异性和尖点机制的影响,并区分三角奇点增强的尖点结构和真正的共振态。相关的成果发表在Phys. Rev. D100, 054006 (2019)上。

   这些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课题组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1名,讲师4,累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面上项目6项,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青年项目2项,理论物理专款合作研修项目1项、科技活动项目2项、博士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属优青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博士基金项目1项、培养基金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研究项目1项,2020年入选山东省高校青创团队。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李海宏,2019),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吴琦,2018)。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易文才

友情链接